惊厥
“惊厥”俗称“抽筋”、“抽风”。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若不及时就医采取止痉措施,可危及生命。6岁以下幼儿发病比成人高10-15倍。惊厥是脑一时性功能紊乱,小儿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神经髓鞘发育不健全,对兴奋和抑制不能如成人那样容易控制,并易患急性感染性疾病。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
惊厥(infantileconvulsion)又称惊风,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以抽搐,并伴有神志障碍为特征。其发病突然,变化迅速,证情凶险,列为中医儿科四大证之一。好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发病急暴,临床表现多为实证。慢惊风多由久病而来,也可由急惊风转变而来,临床多表现为虚证。
西医学中因高热、脑膜炎、脑炎、血钙过低、大脑发育不全、癫痫等所致的抽搐属此范畴。
儿科常见病证。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至宋《太平圣惠方》始定名惊风。即惊厥。临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持续高烧不退,均可出现惊风。这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古代有的医书如《寓意草》 、 《温病条辨•解儿难》 、《幼幼集成》等则称痉病。近代习惯上将痉厥出现于成人的称痉病,出现于幼儿的称惊风。治疗以镇惊化痰、安神定志为大法。
惊厥 - 病因病理
惊厥图册惊厥的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内蕴痰热积滞、暴受惊恐。外感时邪,从热化火,热极生风;饮食不节,食滞痰郁,化火动风;暴受惊恐,气机逆乱,而发惊厥。其主要病机为热闭心窍、热盛动风、痰盛发搐。热、痰、风、惊四证是急惊风的主要病理表现。病变部位在于心脏、肝脏。
慢惊风由于禀赋不足、久病正虚而致,以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为其主要发病原因。由于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温热病后正气亏损,脾肾亏虚,化源不足;或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其病变部位在脾、肾、肝三脏。
一、急惊厥病因,以外感时邪,暴受惊恐,内蕴痰热为其要因素。
1、感受时邪:外感六淫,皆能致惊。其中以冬春之风邪,夏秋之暑邪为多。当冬春之交,寒暖不调,气候骤变,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极易感受风邪,侵及肌表,时邪从表入里,郁而化火,火甚生痰,热极生风。故病之初起,先有外感表证,继则引动肝风,或逆传心包,可见发热,头痛,项强,神昏,抽风等证。夏秋之季,暑气旺盛,小儿元气薄弱,真阴不足,易感暑邪,暑为阳邪,化火最速,传变急骤,易陷厥阴,引动肝风。又暑必夹湿,湿为阴邪,若被热蒸,化为痰浊,内陷心包,蒙敝清阳,则见高热,呕吐,痰鸣,神昏,惊厥等证。如感受疫疠之邪,则起病急骤,化热化火,传变迅速,以致实热内闭,引动肝风,邪陷心包而神昏、抽风。
2、痰热积滞:饮食不节,或误食污染毒邪之食物,郁结肠胃,痰热内伏,壅塞不消,气机不利,郁而化火。痰火湿浊,蒙敝心包,引动肝风,故可见呕吐,
腹胀,腹痛,便闭,惊厥,或高热,呕吐,便溏,泄痢,惊厥等证。
3、暴受惊恐:《小儿药证直诀?急惊风证治》 :“因闻大声或大惊而发搐”。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如闻见异物,乍闻异声或不慎跌仆,暴受惊恐,惊则伤神,恐则伤志,而致神志不宁,惊惕不安。或致痰涎上壅,蒙敝清窍,引动肝风而惊搐。总之,急惊风的产生,主要由于小儿感受时邪,易从热化,热极则生痰生风。食滞痰热,亦可化火,火盛发惊,惊盛生风,则惊风发作。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肝二经。
二、慢惊厥是相对急惊风而言,急是骤然发作,慢乃渐次转成。因此,慢惊风多现于一切大病或久病之后;或因急惊风治疗不愈,正气暗伤,邪气留恋,以致虚风内动,筋脉拘急,辗转而成;亦有因幼儿体弱,或脾肾素虚,病后形成慢惊者。
1、土虚木亢由于暴吐暴泻,久吐久泻,或因急惊风治疗不当,过用峻利之品,以及他病误汗误下,导致脾阳不振,土虚木盛,而生风。
2、脾肾阳虚由于禀赋不足,脾肾素亏,复因泄泻,阴寒内盛,而使阳气外泄,先则脾阳受伤,继则损及肾阳,从而形成体内阳气的衰竭和脾气的不振,引起脾肾阳虚。病至于此,皆虚极之候,虚极生风。此即“慢惊风”证。
3、阴虚风动急惊风或温热病后,迁延未愈,耗伤阴液,肾阴亏损,不能滋养肝木,肝血不足,筋失濡养,以致水不涵木,阴虚风动。总之,慢惊风的病因病理变化,多因脾胃受伤,肝木侮土,脾虚生风;或由伤寒,久疟久痢,疹后等病,热邪久羁,消烁真阴,以致肾阴不足,肝血亏损,阴虚风动;若阳气衰败,则可出现危重的慢脾风证。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肾、肝三者。附:小儿急慢惊风,反复发作,未得根除。常因风邪与痰浊内伏,进而阻塞心窍,横窜经络,可以续发痫证。如《活幼心书?卷中痫证》云:“阴痫者,因慢惊后,去痰不尽,痰入心包而得。……阳痫者,因感惊风三次发搐,不与去风下痰,……所谓惊风三发便为痫”。所谓三发,是指惊风多次发作不愈而言,迁延可成痫证。癫痫证临床特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直视,四肢抽搐,或作猪羊叫,发过即苏,醒后一如常人。
惊厥 - 疾病诱因热性惊厥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生率很高,占儿童期惊厥原因的30%。是发生于颅外感染性疾病发热过程中的惊厥发作,具有以下特点:①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6个月以下、6岁以上极少发生。②惊厥常在体温升高时发作,体温多在39~40℃以上,体温越高抽搐的概率越高。③70%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其余发生在呼吸道感染和出疹性疾病中。④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但惊厥止后,意识很快恢复;发作后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无异常发现。⑤预后多良好,少数可转变为癫痫。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单纯性与复杂性热性惊厥(附表)。后者存在较高的癫痫危险性,预后有显著差别。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由于小儿机体各部位的防御、免疫功能均较成人为弱, 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 病原体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从而引起中枢感染,是小儿时期特别是婴幼儿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为:① 惊厥发生前后, 除体温急骤升高外, 多伴有意识异常, 且常出现嗜睡、昏睡、烦躁、呕吐、谵妄、昏迷;②惊厥发作常反复多次,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③体检在早期惊厥未发生时或可正常, 但已出现惊厥者多可查出异常体征;④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各不相同, 其发病特点、发病季节及好发年龄亦有所不同。乙型脑炎:多在夏秋季, 以脑实质损害的表现为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在冬春季节,有集中发病及流行高峰, 但亦有散发病例。暴发型休克是其典型而严重的特征;其他化脑( 如肺炎球菌、金葡菌等所致):不分季节, 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小婴儿;真菌性脑膜炎:多见于免疫低下,长期应用抗生素,真菌直接、大量的接触史,常有自行缓解的过程, 病程长,较隐匿;结核性脑膜炎: 年幼者往往有粟粒性肺结核史及密切的结核接触史, 年长儿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变化较典型, 发病率较成人高8~10倍。
中毒性脑病
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在原发病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临床特点:①常见于严重细菌感染(肺炎、败血症、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伤寒、白喉、百日咳等);②除原发病外,常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表现;③惊厥发作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全身或局限性;④体格检查显示意识改变、前囟隆起、锥体束征和脑膜刺激征,甚至肢体瘫痪;⑤脑脊液检查压力稍高,有时蛋白稍增外,无其他异常;⑥原发疾病控制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减轻。轻者症状于24小时内消失,无后遗症;严重者抽搐频繁、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癫痫
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大脑灰质神经元群反复超同步化放电所引起的发作性、突然性、短暂性脑功能紊乱,因此癫痫具有发作性、复发性和自然缓解的特点,患儿发作间期,可一切正常。它有多种发作类型,可表现为惊厥性发作和非发作性惊厥。继发性癫痫者可有脑损伤病史或复杂性热性惊厥史。脑电图检查有助于确诊癫痫的性质及分类。
低钙血症
常见于半岁以内的婴儿,患儿常有程度不等的活动期佝偻病表现。血清钙低于1.75mmol/L时可出现典型发作,主要为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抽搦。惊厥发作时间常较短暂,可短至数秒钟,少数有长达几分钟者,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无神经系统体征。发作频率可达一日数十次。一般不伴发热,发作轻时可清楚。心电图可见Q-T间期延长。
引起癫痫病的原因有哪些下一页